1月21日國際擁抱日(Journée internationale des câlins )

每年1月21日是國際擁抱日(Journée internationale des câlins ),陌生人在大街上擁抱活動最早由美國牧師發起,在電腦銀屏充斥日常生活的今天,也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見面的次數。互相擁抱安慰也更加重要。也讓法國人為有見面互致問候,行貼面禮的傳統感到驕傲。

每年1月21日是“國際擁抱日”,由美國密西根州一名叫為凱文薩伯尼(Kevin Zaborney)牧師在1986年發起這個擁抱活動,主要是因為聖誕節過後,情人節還沒有到來,不少人在嚴冬中很容易在這個時間點感到空虛寂寞。這位牧師希望通過這個活動,鼓勵大家以擁抱表達對他人的關心,散發愉快的精神,通過擁抱肢體接觸活動,來讓每個人感到溫暖,也讓他人感受到存在的價值。全球各地近幾年來也創立了越來越多“自由擁抱”(Free Hugs)的組織,會不定時在各個地方發起擁抱活動,邀請路上的行人一同互相傳遞溫暖。

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,還會了解:南方人和北方人擁抱的次數還不一樣,一般規律是:越往南方擁抱貼臉的次數越多,比如在馬賽和蒙比利埃,要左右左右地貼四下,到了巴黎通常兩次就好。法國人也會開玩笑地說,法國南方人有熱情,閑散的生活方式,南方陽光充足,大家在戶外活動多,一天很大不是時間用在街頭寒暄,擁抱和聊天問候;而到了巴黎這個大都市,講究效率,因此不僅親吻次數精簡到兩次,而且貼臉禮會是“淺嘗輒止”,不像南部人那樣恨不能把你擁抱到喘不過氣來。而且在法國行貼臉禮的時候,還會發出“嘖嘖”聲,顯示熱情。

每日一句

You can disagree without being disagreeable. – Ruth Bader Ginsburg
你可以反對,但又不給人帶來反感。

  • 露絲·拜德·金斯伯格 (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)

Blog at WordPress.com.